AIptent-logo

【解说】如何解读EV的普及速度?——聚焦产业生态系统

本文2186字,阅读约需6分钟

摘   要:本文将介绍评估EV普及速度时的一个关键视角——不仅关注EV本身,还要看其周围的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其完善状况通过多种方式影响EV的转型速度。因此,人们不应只关注全固态电池等单一EV的技术进步,而是需要拓宽视野,广泛关注围绕EV的整体生态系统。

关键词:EV、产业生态、电池、智能驾驶

 

最近,电动汽车(EV)转型的势头有所减缓。尽管EV的扩大趋势未改变,但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其销售增长正在放缓。然而,从中长期来看,大多数人认为EV将继续成为汽车行业中核心的脱碳技术之一。问题在于如何解读其普及速度。

本文将介绍评估EV普及速度时的一个关键视角——不仅关注EV本身,还要看其周围的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类似的概念是供应链(零部件供应网络)的概念,但两者又有所不同。供应链实际上是为产品提供零部件的供应链网络。构成供应链的公司之间存在诸如零部件采购之类的业务关系。例如,EV的主要零部件是电机和电池,EV制造商从零部件制造商购买这些零部件来制造EV。

另一方面,生态系统是指由与特定产品具有互补关系的多种互补商品组成的系统。这里的互补是指商品原本是独立的商品,但相互提升其价值的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将两种商品放在一起可以为客户增加更多的价值,甚至比它们单独存在时还要多,并且形成当一种商品畅销时,另一种商品也畅销的良性循环。反之亦然。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系统可以说是一种命运共同体。

这一概念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关系的例子更容易理解。在个人电脑刚刚起步的早期阶段,苹果Ⅱ(Apple II)最初只是一款为少数发烧友设计的玩具产品,但为了让它成为人们想要的商业工具,世界上第一个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c”诞生了。作为互补商品的电子表格软件,将最初仅限于少数发烧友的苹果Ⅱ转变为普通大众垂涎的有价值商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公司并没有直接与电子表格软件制造商进行交易。最终消费者是分开购买苹果Ⅱ和电子表格软件的。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与供应链的另一个区别是,在生态系统中,互补商品的制造商之间不必须存在直接交易。

图表以EV为例说明了供应链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与内燃机汽车相比,EV的特点之一是它们周围有许多影响其价值的互补商品。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必须了解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才能更准确地解读EV的未来趋势。

 

11.png

 

表情
Ctrl + 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