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叶大学大学院融合理工学府研究生二年级的漆馆和树、理学研究院的泉康雄教授、工学研究院的小岛隆准副教授等组成的共同研究小组,揭示了光催化剂晶体的极化率和催化活性是提高两极使用光催化剂1)的高电压型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
迄今为止,该研究小组研发的光催化太阳电池的单电池2)可以达到2.11V的电动势,这是其他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所无法达到的。另外,将这些成果组合进行发电,有望用作能安装在室外,且对环境负荷少的备用电源。
这项研究成果已于2020年1月27日刊登在美国化学会主办的《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第8卷第3期上,并被用作该期封面(图1)。
研究背景
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大气中的CO2浓度日益升高,由此造成的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需要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其中,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3)和将氢等化学能源转换成电能的燃料电池4)在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CO2,因而备受重视并得到广泛的研发。
然而,现有的这类电池中,大部分的单电池的电动势都在1V以下,为了投入实际使用,必须将其串联。虽然利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5)实现高效、低价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但由于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对光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的平衡要求极高,过去一直未探明提高其性能的因素。
图1 杂志封面上本研究的示意图
示意图中间展示的是高电压型太阳能电池,两侧(黄绿色)的光电极上覆盖有光催化剂薄膜。该示意图表明,负极(右侧)上的氧化钛晶体在施加交流/直流电时越容易极化,且越容易将水催化转换成氧气时,电池的电动势和输出功率就越高。正极(左侧)上的氧氯化铋晶体具有将氧气还原成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