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论
氨(NH3)作为零碳燃料和氢能载体,在构建“氢能社会”方面有望发挥重要作用,国际社会对这一点逐渐达成共识。
IEA(国际能源机构)专家在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证实了NH3的可用性。2019年6月在日本轻井泽举行的G20部长会议上,IEA提出并发布了氢能综合报告“The Future of Hydrogen”(2019.6),其中也明确了这一点注1)。因此,在拥有零碳NH3供应潜力的国家,零碳NH3有望在构筑脱碳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和政府机关正在积极进行开发以及构筑供应体制。
日本的研发成果已经证实了NH3对能源系统创新的潜力,而且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该成果来自日本内阁府的战略性创新创造项目(SIP)“能源载体”(项目总监:村木茂(东京瓦斯株式会社顾问))。
自2014年项目启动以来,SIP“能源载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2018年3月末为期五年的项目结束。
本文为该项目的总结报告,将以连载的形式发布,内容涉及SIP“能源载体”的成果以及由此证实的NH3作为零碳燃料和氢能载体的潜力。
连载文章不仅限于项目的内容,还将对相关能源政策、技术政策的问题和论点进行探讨。
2、SIP“能源载体”项目成果的概要
首先将介绍SIP“能源载体”的概要。
日本制定了“2050年之前削减80%温室气体排放注2)”的长期目标,而氢能在实现该目标中起重要作用注3)。氢能是一种几乎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可以从太阳能和水中产生。但是,氢本身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非常小注4),而且易燃易爆,运输和储存十分不易。因此,在远距离输送氢时,需要将氢转换为能量密度高且易于运输和储存的状态或物质。这种易于运输和储存的状态或物质被称为“能源载体”。
SIP“能源载体”采用液化氢(LH2)、氨(NH3)、甲基环己烷(MCH)三种物质作为能源载体,并开发了相应的制造、运输、利用技术。在推进这些研发的过程中,NH3的直接利用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NH3由此备受关注。
此处的“直接利用技术”是指直接将NH3作为燃料使用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氢能源载体的使用均需要以下过程